【問題一】為什麼說中文的聲調是四個而不是五個呢?
這要從已知的四個中文聲調說起了。因為只有這四個聲調有著固定的調值(以數值表示聲調的高低起降、數值越大代表音階越高。)如第一聲:在最高的5平行移動。第二聲:從中間的3翻揚到最高的5。第三聲:從2緩降到1再揚起到4。第四聲:從最高的5急降到最低的1。而並不存在著任何第五個有固定調值的聲調。
【問題二】那麼輕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輕聲不列為聲調的主要原因是輕聲有發音短促的特徵。在與其他音節配組成詞或詞組時,因為長短不同而呈現了有長有短有快有慢的節奏。所以既然屬於節奏,自然就不能算是聲調了。
【問題三】注音符號標示輕聲的那個小小的點究竟是何意?
許多從小就開始學注音符號的朋友,在學習階段擔心標示不清才會在書面的練習作業上把輕聲的那個「點」塗得又大又圓。而這種做法恰恰違背了這個「點」的標示意義,因為其實這裡的「點」就是要顯示該音節是只有「一點點」的意思。也就是所標示的音節在發音時應呈現又輕又短且非常弱小的節奏特徵。
【問題四】為什麼漢語拼音的輕聲不標調號?
由於漢語拼音是借用拉丁字母來呈現發音的書面符碼。除了標示聲母(子音)、韻母(母音)外,仍需同時標示聲調,因此就有以「ㄧ、ˊ、ˇ、ˋ」分來分別表示四個不同調值的聲調。但由於輕聲沒有固定的調值,又只是個短促的節奏,而且實際上算是丟失聲調的音節因而無法標示。
【問題五】注音符號的第一聲又為什麼不標調號呢?
學習者在唸讀注音符號時,自然發出「歌、科、喝」「基、妻、西」「知、吃、師」「資、疵、司」的音,而非以有調方式的「格、殼、合」「幾、起、洗」或「直、池、時」「自、次、寺」來唸讀。換句話來說那都是直接以第一聲來唸讀每個符號的,因此不需要增加任何標記就已可順利發出第一聲的音。如「基、衣、恩、金」和「忒、衣、安、添」(ㄐ+丨+ㄣ=今、ㄊ+丨+ㄢ=天)。
【問題六】那麼輕聲的發音要領是怎麼樣的啊?:
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就是:發音時將輕聲音節前的音節加長隨後的輕聲自然就會呈現短音。例如有一個輕聲音節的「屋子」就要把「屋」音加長,使「子」音被擠壓成短促音節。若是有兩個輕聲音節的「屋子裡」則須將「屋」音更為加長,使兩個「子裡」的音節被擠壓成連續的短促音。依此類推「屋子裡頭、屋子裡頭的、屋子裡頭的呢」輕聲音節越多時,前音節就需要更為加長。語句因而更能呈現節奏感。
中文的聲調,原則上是從甲音高到乙音高的移動過程。如第一聲的5-5是從5到5的移動過程。第二聲的3-5是從3到5的移動過程。第三聲的2-1-4是從2到1再到4的移動過程。第四聲的5-1是從5到1的移動過程。但輕聲是短促音,所以是沒有音長只有音高的。而且輕聲的音高是不固定的,是根據前音節的聲調來配組不同音高位置的輕聲。
第一聲和之後的輕聲配組是:(5-5)+(2) 例:她們、推著、新的、車子、翻了;窗戶。說說。
第二聲和之後的輕聲配組是:(3-5)+(3) 例:誰的、孩子、拿了、白的、瓶子;年紀。瞧瞧。
第三聲和之後的輕聲配組是:(2-1)+(4) 例:姊姊、怎麼、煮了、幾個、紫的、餃子;馬虎。
第四聲和之後的輕聲配組是:(5-1)+(1) 例:那個、舊的、筷子、這麼、斷了;故事。舅舅。
連續上聲的後音節輕化配組是:(1-4)+(3.5) 例:想想、抹抹、摟摟、跑跑、走走;老鼠。掃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